首页 爱乐新闻 上海爱乐助力“上海音乐学院经典作品重录项目”,用心守护历史长河中的音乐宝藏

上海爱乐助力“上海音乐学院经典作品重录项目”,用心守护历史长河中的音乐宝藏

发布时间:2019-10-17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24.jpg.jpg

指挥家张亮执棒乐团参与录制

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、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与承办的“上海音乐学院经典作品重录项目”近日正式启动。

10月13日,在上海爱乐乐团副团长、常任指挥张亮的带领下,乐团演奏家在排练厅开始了第一批经典作品的录制,并于今日圆满完成所有作品的录制工作。

本项目邀请到各方专家协同完成,包括项目发起人、总策划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安栋教授,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长江学者叶国辉教授,英国伦敦AIR STUDIOS录音师、混音师及音效制作师尼古拉斯·沃莱奇,以及曾获2001格莱美世界最佳录音艺术与科技奖的陆晓幸老师等,由著名青年指挥家张亮执棒上海爱乐乐团,携手昆曲艺术家沈昳丽、二胡演奏家段皑皑、琵琶演奏家舒银、圆号演奏家顾聪参与录制。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32.jpg.jpg

安栋教授、陈钢教授、丁芷诺教授、录音师尼古拉斯·沃莱奇、叶国辉教授日前齐聚上海爱乐乐团

安栋教授表示,此次第一批作品重录启动,迈出了上音经典作品重录庞大计划的第一步。“在传统的传播渠道下,很多优秀作品经过一次或几次演出后便束之高阁,而随着如今互联网+及5G时代的到来,上音这些丰厚的音乐艺术资源需要通过一个更宽广、更便捷的平台来呈现与分享,对中国当代音乐经典化的建构作出贡献。”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35.jpg.jpg

二胡演奏家段皑皑演绎杨立青《悲歌》

此次录制的作品涉及自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——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建校至今,从萧友梅先生开始,黄自、丁善德等一批德艺双馨的作曲大师们的十部管弦乐作品,包括萧友梅《哀悼进行曲》、黄自《怀旧曲》《都市风光幻想曲》、丁善德《新中国交响组曲》、桑桐《无题》、陈铭志《怀念》(与桑桐共同创作)、施咏康《纪念——圆号协奏曲》、陈钢《情殇·霓裳骊歌杨贵妃》、杨立青《节日序曲》《乌江恨》《悲歌》《室内乐交响曲》等。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37.jpg.jpg

圆号演奏家顾聪再现施咏康《纪念——圆号协奏曲》

在叶国辉教授看来,这些作品是上音和中国音乐界的财富,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发展的时代,该项目的进行,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积累、中国音乐走出去的资料储备,以及上音各院系教学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。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40.jpg.jpg

指挥家张亮与昆曲艺术家沈昳丽再度合作陈钢《情殇·霓裳骊歌杨贵妃》

其中,有些曲目的演奏以作曲家手稿为基础,部分作品甚至是第一次排演,这使得此次的作品录制具有特殊意义。比如此次两部桑桐教授的管弦乐作品,都是由桑桐的夫人汝洁教授推荐项目组录制的。其中有一部气氛欢快且具有丰富音响效果的管弦乐序曲,目前暂没有明确署名(《无题》为临时代称),最后还需根据家属意见再命名,价值珍贵。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42.jpg.jpg

琵琶演奏家舒银奏响杨立青《乌江恨》

值得一提的是,参与本次录制的录音师、混音师及音效制作师尼克·沃莱奇,曾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录音师,英国电视剧《神探夏洛克》及同名电影、动画片《功夫熊猫》等知名影视作品的音效、录音也出自他之手。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45.jpg.jpg

在这几日的录制过程中,尼克·沃莱奇震撼于杨立青教授《悲歌》教科书式的配器手法以及作品中洋溢出的激情,叹服于上音音乐家绵延不断的文脉,也被上海爱乐乐团迸发出的能量以及独奏家的精彩表现深深打动。“我希望越来越多年轻同学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,也希望未来我可以继续来录制下一批作品。”

微信图片_20200125154548.jpg.jpg

项目总策划安栋表示“经典作品重录项目将会继续整理、收集、重录上海音乐学院优秀作曲师生们的经典作品,结合网络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推广和普及这些优秀作品,展现上音师生的学术成果与风采,并逐步建立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知识产权数据库,使这一项目成为高校与大众的交流枢纽,惠及与引领广大关注、喜爱音乐的大众,并在此过程中积极推动中国当代音乐知识产权体系的建构与发展。”








上海爱乐乐团
上海爱乐乐团
上海爱乐乐团